最近,中国大陆某视频网站开始可以上传艺术裸体内容。一些画家创作的含有裸露性器官的作品也得以按原样呈现在视频内容中。一些网友认为这是公共网络空间的进步。
尽管艺术、教育用途的裸体内容不属于淫秽色情范畴,但近些年裸露的性器官在视频平台仍然难寻踪迹。冰岛阴茎博物馆的介绍视频里动物的阴茎都能照常在荧幕呈现,到展示人类阴茎时就要模糊处理;有时,大卫雕塑的性器官也常以马赛克覆盖。一些医学科普视频往往对性器官的原名避而远之,字幕里的“阴道”变成了“荫道”,“子宫”变成了“孑官”,时不时还要消音,鲜有人愿意以原名述之。
对于艺术裸体内容的宽容以及一些科普工作者使用更加直接的措辞无疑是积极的,这都有助于去性的神秘化。对性的开放讨论氛围可以促进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同时也可以减少性别和性取向之间的隔阂。
从 20 世纪初张竞生的《性史》,到 80 年代的《庐山恋》、阮芳赋的《性知识手册》,再到前些年刘文利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都是对于自由谈性的尝试。性要从“压箱底”走出来,成为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教育内容,惠及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使人人受益。
性知识没有人在有意识的教,没有人在有意识地学,但传统的观念、风俗、习惯却妥妥地一代传一代,就这样性脚本以这种“默而不言不宣”的方式给每个人留下印记。其实背后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要不要性教育”,而是我们究竟需要何种性教育。性是完全ok的,就性别而言你是男性或女性,而你的存在由男性与女性的性结合而来。我认为我们可以用最日常的言行、最自然的方式去感染他人以求未来社会能建构一个友好开明的性 。
Lim 2024-10-21